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- 聚焦院处

【动医学院】暑期就业服务“不断线” 

“今天是我人生中特别难忘的一天!在学校老师的持续帮扶下,我终于成功签约了理想的工作。作为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,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,让我在求职路上始终感受到温暖与力量。”8月1日上午,久游手机游戏平台官网动物医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俞同学满怀感激地分享了自己的就业喜悦。

8469f9d3529c8aca15a450c5fa064ed_副本.jpg

7月28日,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、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召开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工作推进会,对就业工作提出新的要求。动物医学院积极响应号召,精心构建“有效度、有温度、有力度”的就业服务体系,为毕业生求职之路保驾护航。

聚焦精准帮扶,提升就业“效度”。学院以精准服务为核心,多维度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。一是强化思想引领,树立科学就业观。暑期持续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“就业政策深度解读”“优秀校友职场说”等内容30余期,多维度帮助学生解析就业形势。重点利用“基层就业典型案例库”中的实例,摒弃“扎堆热门行业”的心态,培育“匹配度优先”的理性择业观,让就业预期与个人能力、社会需求相契合。二是建立动态档案,实现精准画像。采用“问卷调查 + 深度谈心”双轨模式,精准记录未就业毕业生的求职进展、技能瓶颈等信息,形成动态更新的个性化档案。结合霍兰德职业测评、AI岗位匹配分析等制定差异化就业推进方案。三是优化信息推送,完善服务平台。构建“学院-班级-个人”三级信息传导网络,基于前期调研数据整合微信、QQ、短信等多媒体渠道实施分类精准一对一推送就业招聘信息50余条。针对“紧急”岗位,启动“24小时双重提醒”机制,确保就业信息传递“零时差”。

倾注暖心服务,彰显就业“温度”。学院以学生需求为导向,提供全方位、个性化就业支持。一是拓展就业资源矩阵,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。7月21日至26日,学院领导班子亲自带队先后前往青海省农业农村厅、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青海省三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、正大集团(陕西区)、陕西圣奥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开展访企拓岗系列活动,双方就学生创新创业培养、就业实习基地建设、校企合作、人才输送等达成共识。依托“双创导师”交流座谈会,“校友企业”交流座谈会等,多渠道开发优质就业岗位。二是打造“赋能型”能力提升云平台。通过举办“云职场训练营”,开设“云面试”模拟工作坊,开展“云求职加油站”等活动,邀请企业就业校友线上讲解简历制作、形象礼仪、模拟面试、心理辅导等,强化技能培训和心理疏导,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与信心。同时邀请基层就业典型开展经验交流,引导学生服务国家战略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。三是建立“朋辈就业联盟”学生互助模式。选拔30名已签约的优秀毕业生担任“就业合伙人”,与未就业学生结成1:3帮扶对子,分享最新求职动态、笔试面试真题及行业“内推码”,构建互助共赢新机制。

强化重点帮扶,加大就业“力度”。学院实施专项帮扶计划,针对就业困难学生,确保“一个不落”。一是构建“诊断式”就业指导体系。组建由导师、班主任、辅导员构成的“三对一”帮扶团队,覆盖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、少数民族、残疾等特殊群体学生,针对学生求职难点,提供职业规划,岗位实习等“一站式”服务。2025届就业困难毕业生累计开展个性化辅导25人次,实现帮扶覆盖率100%。二是深化家校协同育人。完善家校“联动式”保障机制,暑期实施“双线并行”沟通计划:7月10日-8月1日线上召开2次专题家长会解读就业政策,线下赴新疆、青海、山东等地开展10次重点学生家访了解实际困难,有效建立“家校就业共同体”,凝聚育人合力。三是完善“经济资助 + 就业帮扶”双保障体系帮扶机制。对于就业困难学生发放求职补贴,与5家合作企业共建“就业缓冲池”,提供见习岗位30余个,实行“先见习、后就业”的就业模式,全力落实好困难毕业生兜底安置工作。目前就业重点群体就业率达88%,较去年同期提升10.4%。

“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,更是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。”动物医学院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,以“永远在线”的服务态度、“永不打烊”的工作热情,为学子点亮职业梦想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,全力助推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,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。

编辑:张佳奎

终审:刘玉峰

Baidu
6up九游会